由我校心理咨询室和临沂樱飞心理咨询中心联合举办的亲子教育研讨会于2008、12、20——21在我校如期举行。来自临沂、日照、莱芜、连云港、济宁等地的心理咨询师、教师、家长及我校部分高三学生共计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就亲子教育中的理念、关系问题、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应邀专程从济南来的心理咨询专家朱铭清老师结合实例作了精辟的讲解。研讨会还就亲子关系的咨询及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进行了研讨及演练。研讨会气氛热烈,与会各方发言踊跃,信息交流充分,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朱老师长期从事亲子关系研究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信手拈来的个案,生动形象的讲解,深入浅出的阐释,给大家带来深刻的启发。他强调关系的重要,认为婚姻和谐需“花心(思)”,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亲子依恋和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所谓“有关系则没关系,没关系则有关系”。强调情绪的重要,认为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心情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方法。应该“处理情绪在先,处理事情在后”。管理情绪注意“光说不做”(合理宣泄)、“不行就打(住)”。关于打孩子问题的争议。是否是家长焦虑的转移,是家长不良情绪的传递,是否应验了所谓的“踢猫理论”。 “家长是为孩子好还是为自己好”、家长给孩子的感受是“教育还是教训?” 家长要了解“孩子有种需要是不需要”。他强调批评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以及多讲微观(就事论事)少谈宏观(笼统的贴标签、扣帽子的绝对化)的策略。对有些问题不妨用资源(积极)取向,进行去问题化、去标签化,多以正性相对,从问题中发掘有益的东西。
朱老师还就考试焦虑及网瘾问题、心理咨询中的家庭治疗及家谱图技术、代沟及代际传递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析。
研讨会除了老师的精彩讲解外,自始至终有大家的交流和互动。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教育的惩戒权问题”(教育要有惩戒权)、“赢在起跑线问题”(起跑线至少在恋爱期)。研讨会最后,全体与会者每人发表感言,与大家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