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特色活动
  • 生命教育
  • 憩园之声
  •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憩园之声 >> 正文
  • 憩园之声

等死模式与穿越模式

发布日期:2011-01-12

古典

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失败了,却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甘心,为此她已纠结半年了。

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她说:“我去年每天大概学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为这件事情烦恼大概花了多少时间?”

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

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士用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0小时。而去年她差3分就过的考研,每天用4小时,共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

穿越成本:(4h×3×30)+(20h×7)=500h

等待成本:5 h×6 ×30=900h

等待成本是穿越成本的1.8倍!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我在一次聚会中谈到了等死模式。听完我说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走出去,十分钟后回来满脸喜色地告诉我们:“Yeah!成了!”

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这个客户是她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的公司刚创业,对自己的印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单子肯定就没有下文了。比这个更让她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件事情头痛了一周,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有信心。

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受到我讲的故事的启发,她走到洗手间,心跳加速,打通电话后,她惊喜地听到那个客户爽快地答应了自己。对方还开玩笑责怪她:“为什么现在才说?我还以为你找别人了呢。”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进入穿越模式!穿越也许会有短暂的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的损失。

 

  • 上一篇:心理成熟的标志
  • 下一篇:心灵的拷问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