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特色活动
  • 生命教育
  • 憩园之声
  •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憩园之声 >> 正文
  • 憩园之声

陶行知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发布日期:2012-10-15

——纪念陶先生

1986年,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国陶行知基金会成立大会上,前国务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劲夫称自己是陶行知的学生,而且是他在旧中国遇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从办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大众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到办民主教育的言论和实践,说明陶先生是始终关心政治的。早在二十年代,他就提出教育要配合政治革命,并提出对“三民主义”要分出有真有假,这样的分析,他是最早提出者之一。陶行知先生最为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很早就有为劳动人民办教育,救国救民的思想。“一闻牛粪诗百篇,风花雪月都变节”。这是他发自内心深处对劳动人民具有深厚感情的真诚流露,是中国知识分子“来自人民,回到人民”的杰出代表,他脱下马褂,脱下西装,挑起粪桶,深入群众,接近群众,他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实在令人感动,他一贯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实在令人敬佩。他在教学实践中,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他在教育理论上是不断创新的,他是既反对不适应时代的旧传统教育,又反对脱离中国实际“拉洋车”的洋化教育的旗手。正如胡愈之同志所说的那样,如果他今天还活着,他一定会赞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主张,一定会提倡“四化”教育,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事业,在教育工作上做出新的贡献。陶行知先生一生和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认真研究,必然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

胡乔木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上的讲话中评价陶先生: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是由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转变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陶先生是近代中国非常少的、杰出的进步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一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为进步的教育事业,毅然放弃他原有的优越的社会地位,而走上了历经种种艰险威胁、始终不断追求进步、依靠群众、依靠党的奋斗不息的光荣道路,这是非常难得和非常值得尊敬的……说陶先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所有这些方面,陶先生是完全当之无愧的。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在陶行知纪念会上的讲话《以陶为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陶行知是一个不断进取、不畏艰险、敢于攀登高峰的人。为了实现自己“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的愿望,他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精神,踏上改造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征途。他博采众家之长,从中国国情出发,针对旧中国教育的弊端,依据教育自身的规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应当很好地研究它,并结合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适应人民生活、社会生活的需要,真正做到教育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以高度精神文明促进高度的物质文明建设,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是从批判传统教育和推行大众教育的目的出发的。在他看来,“老八股”“洋八股”式传统学校象鸟笼一样,把学生紧紧圈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与社会隔绝,而且与劳苦大众无关。因此,陶先生认为:“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他号召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学习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极为重视师范教育。他认为“唯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也是非常关心的。他主张“教人要从小做起”。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了挫折,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他时时刻刻不忘忧国忧民,立志改革社会,振兴中华。他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先生讲的有两种极端心理有害儿童。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陶行知先生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他对劳苦大众的深厚感情,也体现在他对劳动人民子女的态度上。他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完全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他把孩子视为祖国的未来,把“创造出自己崇拜的人”,当成最大的成功,把“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当成“最大的快乐”。他教育学生“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在上海工学团,他坚持“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实施普遍的军事训练,普遍的科学训练,普遍的民权训练,普遍的生育训练。极力使学校、工厂、社会打成一片,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农民的身手,科学家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品德,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学说,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 上一篇:提倡理性爱国
  • 下一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