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少将彭光谦分析,近期日本社会有四种感觉极度高涨,即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战争的惨败在日本右翼势力内心留下的耻辱感;被美国长期占领和控制的压抑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焦虑感;对中国快速崛起引发的失落感。为此,日本为了找到一个发泄口,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挑衅行为,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现在全国13亿人要万众一心,团结起来,拿出决心、意志和能力,果断实施对等反击。在这场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的反攻倒算中,中国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团结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力量,痛击日本对国际正义的挑战。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少将罗援认为,钓鱼岛之争不仅涉及中国民族情绪,还涉及中国核心战略利益,更重要的是涉及维护二战胜利果实。近年,日本的军事战略加速调整,由专守防御战略转为动态威胁战略,防御重心由北面转向西南方,主要对付中国。日本要把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已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严重违反二战后对它的限制,悄悄发展大型进攻性武器装备。在社会层面,日本民族情绪也加速右转。
济南军区教授、文职将军杨运忠谈到,在当前特定时期,中日钓鱼岛争端爆发有其客观必然性。从日本自身原因来看:一是日本国力的长期衰退极大助长了极端右翼势力。从日本在应对去年“3·11”大地震中表现的“无能、无力、无奈”来看,日本运行机制出了大问题。二是日本政治生态和国民情绪发生扭曲,集中体现为“帝国式狂躁”、“石原式狂热”。中日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利我的长期变化,对此日本心存不满。这种政治生态和国民心理决定了日本必须要对外找茬,才有可能凝集民心,稳固政权。日本现在背离了战后确立的和平发展轨道。从国际大背景看,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为日本撑腰。只要上述情况不变,中日钓鱼岛之争就不会平息,且很可能日益升级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