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教科研动态
  • 教科研成果
  •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成果 >> 正文
  • 教科研成果

又闻桂花香

发布日期:2011-12-08

真诚地感谢老师,在我的少年时代就播下了一颗向善求真的种子

又是一个新学期。送儿子上学的路上,忽闻路边飘来阵阵桂花香,今年扬州的桂花开得真早啊。记得自己做学生的时候,扬州城的桂花还不多见,我第一次见到桂花,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

1985年我考进了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室就在一幢青砖砌成的二层小楼上。上课时,不时从窗外飘进桂花的香气,在教室里弥散开来。给我们上课的是唐丽珍老师,她教我们语文。唐老师的声音特别好听,普通话也特别标准,所以,我最爱唐老师讲课,尤其喜欢听她朗读,好像她的声音在桂花丛中浸过一样,只要一开口就能沁入我的心房。

我们的语文课和别的班级不太一样,课前3分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每天的3分钟里,都会有一个同学面对大家讲述自己的见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唐老师说,这叫“3分钟即兴演讲”。我们这些小毛孩,要是在平时,肯定会叽里呱啦地说上一大堆,可是到了正式场合,要我们讲上3分钟,难免会有些发怵,唐老师提议班干部先开个头。当时我们的班集体刚刚建立,班主任就指派了3位同学为大家服务,我就是其中一位。没办法,我只得硬着头皮上。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走上讲台的,只记得自己的余光里,唐老师微微地侧着身子,充满笑意地看着我,这真是一股力量,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老师欣赏的心情。讲完了,好不容易讲完了,唐老师走到我身边,扶着我的肩膀,朝着同学们进行了点评。清楚地记得老师的赞赏和双手在我肩头的抚摸,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3分钟即兴演讲”并不神秘。唐老师教了我们3年语文,我们也进行了3年得“3分钟即兴演讲”。

坚持了3年得还有我们的周记。每周一,我们把自己的周记本交上去后,就一直期待着本子发下来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唐老师在每篇周记上都会给我们写上一些评语,这些评语可不是什么空话套话,都是唐老师在与我们交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周记里讲述了上学路上亲见的一幕:一位警察面对违章的农村妇女是恶语相向,而面对同样违章的朋友却视而不见。周记的结尾处,我对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拿到周记本后,看见的是唐老师在我文章的结尾处用红笔划下的长长地波浪线,并在收尾处写了一个大大地“好”。不仅如此,唐老师还在评语里表示支持我的观点,并对我这种公正客观的写作态度予以表扬与鼓励。

真诚地感谢老师,在我的少年时代就播下了一颗向善求真的种子。我想告诉老师的是,这颗种子今天已长成大树,虽不丰茂,但是健康、向上,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虽然知道一些关于老师的消息,但是初中毕业后就一直没有见过唐老师。2005年,扬州市进行优秀教师事迹宣讲,我就是宣讲团的成员之一。不曾料想,指导老师居然是我的唐老师。时隔近20年,我第一次见到唐老师,唐老师真的老了,但神采依旧,声音依旧。唐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我,她建议我的事迹让我自己来讲,她对身边的另一位老师说:“岳乃红能讲呢,为什么不让她自己讲呢?”于是在整个宣讲团里,就只有我自己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第一次听到我演讲,唐老师流泪了,她说:“想不到你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不好意思地看着唐老师,我多想对老师说:“老师,我前行的步伐里有你的影子。”

每当桂花开的时候,我好像又看见唐老师的脸庞,听到她那熟悉的声音,那熟悉的声音里。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 上一篇:痴求教学艺术
  • 下一篇:师恩重如山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