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教科研动态
  • 教科研成果
  •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成果 >> 正文
  • 教科研成果

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1-12-08

李朝婧

案例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反思

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坛的浪潮下,我有幸参加了市级讲课比赛。本着“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进行了教学设计。

物理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重复探究的过程,尝试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事物本质规律,从中获得科学能力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材处理时我也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要求。本节知识点比较明确:一是公式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二是探究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首先,通过做一做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猜想的不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兴趣。学生自主预习闭合电路中各部分能量的转化关系,再过度到能量转化的定量计算,进而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很容易的完成,并得出结论。探究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完成,先让学生猜想需要测量哪些量?再设计出可行的电路,最后选出简单可行的设计电路,进行实验。本实验可操作性强,只用两节干电池,也比较安全,现象也非常明显,学生能很快观察到实验现象。最后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此现象进行理论分析,较难,需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本次教学中,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自主学习推导出规律,再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层层深入,这样比较符合普通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懂得电源内部存在内电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理论推导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分析总结能力。

在理论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过程中总感觉组织、引导不到位。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的变化情况时,问题指向不太明确,学生回答得很盲目。设计实验时,不能大胆放开,引导过于具体,就像是给了“实验步骤”来让学生进行验证,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一直试图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上自己的一些经验,在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让问题的的指向更明确。学生在宽松的思维空间里,肯定会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会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更能激励我教学的进步。

案例二、《力学与电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教学反思

为彻底改变旧的教学理念,这段时间自己每节课都在刻意的去尝试新的教学法。设计本节课时,让学生提前完成了课前预习与几道例题,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与讲解解题过程,然后讨论、提炼解题方法与步骤。因方法总结较简单,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没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以后改进的方法是,适当增加例题的难度,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各小组展示结论。若结论不一致,同学之间在相互评价、总结。

在复习功与能的转化关系时,我曾教给学生一个制胜法宝: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多次练习中学生都屡试成功。我很得意,认为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锦囊妙招。在当堂达标训练时又遇到这题型,一位同学用动能定理很完美的解答完这道题,我也给出了赞扬与鼓励。正准备结束时,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还有一种解法。可以根据能量守恒,A点的动能加A点的电势能等于B点的动能加B点的电势能也可得出结果。我感到又惊又喜,立即对这位同学大大的赞扬了一番。课后,我想我的课堂还是没完全放给学生,他们多样的想法与见解没得到及时的展示。以后,要注意给每位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他们独特的思维也能给我以启示,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 上一篇:我的教学反思
  • 下一篇:突出化学实验功能 更新化学教学模式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