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提高自己的师德。作为一名教师总是希望自己能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希望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在这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也学到了很多的经验。
记得有一次,我教的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生病很长时间没来上班,当时学校的老师安排比较紧张,学校一时也抽不出合适的人选来代替这位老师。于是我当时便暂时协助数学老师管理班级,并辅导学生的语文功课。
当时的班里一团乱,班里的孩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小a极其情绪化,去食堂吃中饭嫌组长分菜不均。小b没人管教,不肯完成回家作业。小c和小d更是过分,双休日跑出去抓小动物玩引起公愤。班中女孩子毫无生气,男孩子则乱成一团。孩子们似乎在学习上不用功,在思想上又懈怠不少,我开始思索起对策来。突然灵光一闪,想起前几天在教师培训上听到的一个案例,加上从报刊中读到的一篇文章,心里稍稍有了底。
我先找来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在天一个课间,我开始了独特的教育。我先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田野里长的杂草了吗?”孩子们纷纷点头说是。我抛出话题:“你们说,田野里长了杂草,应该怎么办呢?”有些孩子举手说:“去拔掉它们。”我点点头。有个孩子说:“用铲子去铲掉。”我点点头,继续问:“那么,你们想过没有,当我们的心灵长了杂草,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没想到我会问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一下子都愣住了。终于有个孩子说:“去拔掉这些草。”我示意她坐下之后,给他们动情地讲起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个故事。当我讲完的停下来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我再次问道:“现在你们能说说了吗?”孩子们从故事语句中得到了启发,纷纷说:“当人的心灵长了杂草的时候,应当要用美德去占据它。”我认真地把这句话写在了黑板的左上角——好时刻提醒学生。写完后,我郑重地问他们:“那么,我们需要哪些‘美德’呢?”学生们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站起来说:“是善良、诚实。”“是宽容。”“是热情。”我总结道:“是的,同学们,请你想一想,你的心灵中最近有没有长杂草呢?”学生们都若有所思。在他们想的时候,我说:“今天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就是写一自己的想法,长短不限,但要求写真情实感。”我之所以没有让学生起来交流想法,是希望他们都能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而不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最后,我把这个故事贴在教室的黑板上。
第二天,作文收起来了。孩子们大多都把自己心理话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改正缺点的决心。
有写反省错误的——“我发现自己死要面子,所以有时候就是错了也不肯承认,还要和老师怄气,真的很不应该。我要使自己变得开朗起来,和同学和睦相处,做一个好学生。”
有写自己骄傲的——“这几次小测验,我的成绩名列前茅,便有了飘飘悠悠的感觉。瞟一下别人的试卷,嘴边不禁泛出了一丝笑……反思自己,心灵上似乎长上了一株高高的杂草——骄傲。如不除去,那株杂草的根越来越深,长得越来越壮,到时就会吞食心灵。那该怎么办呢?我想了很久,虽然想不出好点子,但是我觉得这办法行得通:观察他人的优点,看到他人的长处,平等待人。我坚信:美德可以占据我们的心灵。”
有写自己烦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心田。父母、老师、朋友问我们在心田里撒下了种子,而爱又像阳光照耀着种子茁壮成长。然而,也许谁也没有发现,杂草也在生长起来了。最近,我发现我的心中有这样一些杂草在生长。我变得烦躁不安,总是不能全身心投入,认为自己不能做好。我知道这些杂草来源于一颗叫“不耐烦”的种子吧。我决心将这棵杂草除去。首先我要练习如何静下心来,其次我多想想从前认真学习时得到的丰硕成果,和现在对比,找回真正的自己。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管要投入多少,只要想着我能收获许多快乐就够了。把从前好的找回来,这才是最好的除草方法。”
读着这些言辞恳切的话语,想到孩子们可爱的脸庞,我心里的气消了不少。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下决心改正了,这是我想要的效果。
我真心希望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人格和健全心理的真正的人。等到出事之后再去挽救就已经晚了,所谓“防患于未然”,只有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让孩子生长在一片干净的天空下。期待着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颗水晶般的心灵,心灵中没有杂草,有的尽是美德
马文静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