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教科研动态
  • 教科研成果
  •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成果 >> 正文
  • 教科研成果

做一株断崖边的百合

发布日期:2011-12-08

朱向明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断崖边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顽强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棵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

在周围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身姿,成为断崖上的最美的风景。

想来,那些教学在条件相对艰苦的村小任教的老师们,也理应成为一株株最美的百合。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小艾,就曾是这样一位村小老师。

    1980年,21岁的李小艾师范毕业分配到渭南市龙背小学当上一名语文教师。龙背小学是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当差。

    第一次走上讲台,她满怀激情,用绘声绘色的描述去激励感染学生,可台下的学生却出洋相捣蛋,她气得大发脾气,学生却哄堂大笑。下课后,一个老师给她点拨说:“治住这些娃们,你得来点厉害的给他们瞧瞧。”可李小艾怎么也拐不过这个弯儿。她想,我们的教育也不能无能到这种地步。

    几天后,她从书店抱回一摞子书,一本一本地啃,一堂课一堂课地摸索实践。她要寻求一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路。

    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她一边自修汉语文学,一边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改革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她博采快乐教育、激励教育、情景教育等众家之长,形成了小语综合教改的新教法。她设计出了“高年级讲读反馈式主体结构”;创造了“阅读中识字,愉快中思考,听、说、读、写合用再造想象,与绘图结合进行古诗教学”的方法;推出了“诸能力、多因素环拱写作目的”的作文训练系列……

    努力释放自己,李小艾终成为一株最美的“断崖边的百合”。作为一名坚守村小20余年的普通老师,做一株“百合”一直是我的梦!

    每天放学后,当别人扑克麻将象棋什么的到处找乐子时,我却默默地窝在村小某个极其简陋的一隅,坚持读书读报万余字。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教育类报刊杂志——新的刚出刊;旧的则可以“上溯”到十几年前……

    “走,玩几把去!一个村小老师,还想当教育家不是?”“有本事早不在这儿蹲了,实际点!”“该玩的玩,干嘛那么认真?村小老师就这样,混一天是一天!”……一句句冷言热语似锥子般戳着我的心,我用力的“捂着”痛,相信自己这般“磨身”绝没有错!

    终于有一天,当我觉着还应该再做点儿什么时,便不由得动起笔来——每天坚持做笔记2000余字,并翻检出一些报刊地址试着将部分自认为较成熟的思考投出去……短短3年,我已在全国二十余家教育类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现在,差不多每周都会有一家教育类报刊刊出我的文章呢!

    王尔德曾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我受益匪浅,我为什么不顺导孩子们也来享受这好习惯所带来的快乐呢?

    学生们看我一天到晚背着个包,很是稀奇。终于有一天,几个调皮的孩子好奇地翻了我那老是鼓鼓的包,当看到包里沉甸甸的都是书后,惊讶极了。我趁机将有我新近发表文章的几本杂志拿给他们传阅,他们立刻对我投来了艳羡的目光。

“想不想和老师一样发表文章?”我就势问。

“想!”

“好,那和老师一起读书吧!”

    从此,我教的班级成为学校读书、写作最频繁的班级,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都会有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感悟或生活习作悄悄地递到我手中,“老师,帮我看看吧!”我但认真地帮他们润色,还积极地引导他们如何下笔才能写出有质量的习作。

耕耘终有所得,一个30余人的班级一年内居然有14人60余篇次读书心得或生活感悟见诸于十多家省市级儿童报刊。

    渐渐地,我感觉自己真成了一株“断崖边的百合”。

    敬爱的村小老师,请“以患难搏斗为乐”吧!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和我一样!

 

 

 

  • 上一篇:师恩重如山
  • 下一篇: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