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教科研动态
  • 教科研成果
  •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成果 >> 正文
  • 教科研成果

名校究竟“名”在哪里

发布日期:2011-12-08

——读“从眷恋‘普通班’的女儿管窥教育”有感

作者从女儿眷恋“普通校”出发,对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班、什么是好班主任等问题进行追问,并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文中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特别是其中对一些名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学校管理问题提出的质疑,引发了我的共鸣。

名校的核心在教师

(名校的“名”不在于富丽堂皇的教学大楼,也不在于更多的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

名校的“名”究竟应该“名”在哪里?“名”在它有很高的知名度吗?是不是有着比较高知名度的学校就是一所好学校,就是一所真正的名校?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如果仅仅以分数和获得各种荣誉来评价,那么只要学校有良好的生源,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分数和各类比赛、评比的话,想成为名校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当下许多地方的所谓名校大都是循此路径走入名校行列的。这种“名”我们能简单认同吗?如果不能认同,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名校?

在我看来,名校的“名”最核心的是要名在教师上,而不是名在富丽堂皇的教学大楼和完备的教学设施上,也不是名在拥有比其他学校有更多的教育主管部门评定的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上。

“名”在教师,要求学校的教师能够真正拥有儿童的立场,以学生为本位去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展现出教育的意蕴。如果一个学校教师都能做到这些,即使这个学校没有多大的规模,没有令人艳羡的教学硬件条件和很高的名声,也是我心中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校。

“名”在教师,要求学校尽一切可能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让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都符合时代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教师的绝大多数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学校才有真正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不然,就是有其名无其实,学校的名就是“浮华”之名,“泡沫”之名。

改变教师的关键在理念

(只要教师与教师、学生、家长保持良性互动,好的理念就会逐渐扎下根来)

要想使每一个教师的理念都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的校长坚持不懈地认真去做很多工作。

制度建设。通过一系列相互支持和配套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规范施教、科学施教、文明施教,充分地彰显制度的“惩恶扬善”功能和价值。我到这所学校不久后,起草和制定了学校的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可能评定的量与质两个方面来进行评定和实施津贴。这个规定具有催人奋进的作用。此外,推动教师发展的学习制度、有课必研制度、教学竞赛制度、教师护导督导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不仅较好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还不断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平台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得好,全面质量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每一个团队其实就是一个平台,我希望通过平台建设,给学校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种支持条件。我校学科教研组平台建设可以说有声有色,有课必研、有课即研、思想共享、同伴互助已经蔚然成风。除此之外,我们还不断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有力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深信,只要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乃至于教师与社会不断保持良性互动,好的理念就会逐渐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来。

情感管理。一方面,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引领教师从过去过于重视“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引导教师要学会“放”的管理,而不是像某些全国名校那样全力地严管与控制。

我一直认为,那种过于强调控制的学校,表面看起来可能比别的学校更规范、有序,但是这样的学校往往少了很多活力和生命的张力。为了保障学生课间的充分活动,我多年来不断强化教师的护导和行政督导办法,即在学生不出现大的危险动作的情况下,尽量放手让学生玩耍,其目的就是尊重和呵护孩子好动的天性。

“管”学生管在哪里

(孩子选择了我们,那么我们既要为他们制造分数,更要为他们制造美好生活)

由于课间学生比较“乱”,学校几位教师对我说,我们真的要管管学生了。我说,课间乱一点,学生就会多些灿烂的笑脸。作为一个管理者,对学生的“控制”几乎是所有学校的宿命,那么,我在管理中就想方设法让教师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控制。

孩子选择了我们的学校,那么我们既要为他们制造分数,更要为他们制造美好的生活。一年一度的庆六一活动、小商品交易会、毕业典礼、贺岁片、英语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孩子送去了欢声笑语和美好的生活体验。近几年,我们每年都给学生制作并播放贺岁片,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翻新,制作技术的也不断进步,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和教师庆贺新年元旦的特有形式和营养大餐。

这些年我非常审慎地对待市里的各类荣誉评比,就是想不给教师过多的工作压力。这样,教师也就会相应地减少对孩子的控制或管制。我在学校的各种场合基本上是不谈分数的,但不谈分数不是说我不重视,而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判断:中国的教师基本没有不重视分数的,我没有必要再在这方面火上浇油。

我要着力改变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知,不断推动教师对教育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教育、做好教育、享受教育。

前文作者的女儿眷恋“普通校”,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其偶然性也不容忽视。必然性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许多名校有名实不符的地方,所以,名校教师的素养和水平不见得就一定比普通学校的教师好到哪里去;偶然性表现在,孩子在这个普通校中可能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他的好老师,这是有偶然性的。

这个问题的提出,让我的脑中突然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那些看似普通一些的学校里,是有很多优秀教师的,这是很多普通校的希望之所在,也是很多普通校通过科学管理能够走向名校的重要依靠力量;而一些名校如果不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促进其不断发展,其中的不良因素就可能发酵,呈放大效应,就会离真正的名校越来越远。

(作者系安徽师大附小校长郁培林)

 

 

  • 上一篇:夯实基础 把好方向 构建高效 提高能力
  • 下一篇:从眷恋“普通班”的女儿管窥教育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