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特色活动
  • 生命教育
  • 憩园之声
  •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憩园之声 >> 正文
  • 憩园之声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发布日期:2008-11-28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健康,不仅指躯体、生理的健康,还应该包括精神、心理的健康,再加上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从某种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足以证明这一点。

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病菌、癌症,而是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通行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工作任务重,人际复杂,信息过滥,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广义地说,心理问题人人都有。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爱的小环境中成长,大多物质供养过剩而精神供养不足,有的甚至严重失衡。学生面临父母的高期望值,学习、升学的压力,人际沟通不畅,心理压抑得不到有效的宣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变故,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在青春期。

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新生的适应不良,不能融入新班级、新同学、新学校。

二、学生的厌学情绪较重,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

三、不能正确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或教师的批评教育,多以恶语相对、顶撞师长、拳脚相加,甚至以逃避学校出走等方式处理。

四、交友观念不清,盲目性大,搞小集团,抗拒班集体教育,扰乱秩序。

五、不正确的恋爱观,早恋现象。

六、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更谈不上有效沟通,往往言行过激,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的现象。

七、精神空虚,沉迷网络,甚至偷骗抢夺的不良行为。

八、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突出,健康状况堪忧。

九、人格不健全,自卑、易怒、嫉妒、缺乏竞争心理等等,影响人际和谐。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关系极大。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灵魂。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人际和谐;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二、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三、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做好六个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以体验和调适为主,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一、开设心理健康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二、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

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与力量,引导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定位,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独立判断与独立发展的能力,从而使之体验、提升生命价值与意义,感受实现自我、收获人生的快乐。

让我们学会尊重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学会珍爱生活、珍爱生命,从而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舞台,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师生生命飞扬的绿洲。

  

  • 上一篇:亚健康的症状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