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
前几天,我有幸进入山东省高中化学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的比赛,并在济南一中讲了一节公开课,经过这一环节的比赛,感觉收益颇深。我当时抽中的课题是三个课题中的第一个课题,共有两部分知识,第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而第二部分是高考大纲不要求的内容,只是让学生了解即可。所以,在整个备课过程中,重点就放在了第一部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主题是:
1.引课:创设情景,充分联系生活,感受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并思考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播放天宫一号升空的视频和投影体现化学反应快慢的图片)
2.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
3.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55页,完成习题
4.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并进行练习()
5. 老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强调
6.温故知新:提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引入第二部分的教学。
在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体现的主题就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鲜活的化学课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听了省专家杨平老师和其他地市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很深,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悟:
一、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最好不要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情,而是要大气、博爱、有朝气、要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状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仪容仪表、语速、音量、音质、节奏、方法、内容等方面尽量做到最好。
二、备课时要充分体现目标教学
要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即本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要教会学生什么,这一点在备课的时候必须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给学生的学案呈现的应该是对某一学习东西方法的支持,不仅仅是知识梳理,更重要的是认知的铺垫,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台阶!有很多老师在讲完一节课后,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应该掌握什么,这就是目标不明确。
三.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流畅性,要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过程,逐层诱导深入,理解巩固,深入浅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出发点,实现学习目标是终点。这个实现的过程如何进行,是由学生现有知识和兴趣以及教师的实施水平综合决定的。而我在这节课中,想当然的认为济南一中的学生学习层次要高,在新授课中设计的题的难度就有些大,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接受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时间上就有些紧,这就是对学情的不了解。这便需要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之外,对学生还应有比较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
四、在授课的时候要充分关注学生
教师不要只顾自己讲课或者板书,而把学生晾在一边,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如果你发现学生掌握的不好,不能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思路只是一味地往下进行。比如说我在讲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式时,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听懂,就必须有相对应的巩固练习,尽管很麻烦,有时感觉很浪费时间,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了这部分内容,而不是流于形式。在讲述过程中,要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充满激情。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五、充分的利用课堂小结
在知识小结的时候不要老师一个人自己在说我们学了什么什么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思考这节课收获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归纳,我觉着这样起到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六、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体现分层次教学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作业至少要有两个,而且要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第一个应该布置一个全班同学都能做出来的作业,比如说我这节课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课本习题第一题;第二个作业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要适量和适度。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也提高了不少。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仍像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步履蹒跚;或许我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不会忘记这次讲课给我带来的一份思考、震动和进步!我也更有决心将课改之路进行到底,更愿意为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鲜活的化学课堂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