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教科研动态
  • 教科研成果
  •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成果 >> 正文
  • 教科研成果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1-12-08

张慧

对于刚刚登上三尺讲台不足两个月的我来说,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是有些吃力的,仍旧在新的课堂模式中摸索着、触碰着、前行着。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对于课堂教学,也有些许反思。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学生的优点,并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一次早读时,我观察到班上的一个女同学读诗时抑扬顿挫很到位,感情非常投入,态度也很认真。在课堂中,我让她起来给同学们示范读一遍课文,她读得非常好,赢来了同学们的掌声,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之后那几节课,我欣喜地发现她上课时的眼神仿佛都充满了渴望和骄傲,她比以前更加认真、更加自信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掘学生的优点,并给他们在班级中展示优点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他同学的赞扬和掌声中认可自己,增加自信,努力提高。

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是课前演讲的时间,每节课一个同学。有一次,一个很内向的女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我能看出来她很紧张。她不敢看下面的同学,说话声音很小,讲到一半便忘了要讲的内容。我又给了她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到了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她的演讲换了内容,声音也大了,表情也比以前自然了,稿子也能流畅地背诵出来了,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可能有些人天生胆怯、羞赧,但是在多次的训练之后,便会慢慢克服这些缺点,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和人交流,也会渐渐变得大胆和自信。而作为语文老师,正要给这些人多一些机会来展示自我。尤其是在后进生的教学中,更要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成绩之余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自信,给他鼓励,从而让他们渐渐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念。

其次,要适当调节课堂气氛。

我虽然深知启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对教学内容相对生疏、对课堂氛围把握不准、在教学中紧张胆怯,常常只是根据备课的内容来讲解,对于课堂中许多突发状况的处理无法应对自如,更不懂得借此机会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值得庆幸的是,在一个多月的教学中,这种生疏已经渐渐少去,偶尔也可以用一些话语博得同学们一笑。比如那次做一道选择题,做完之后我让一个学生来说答案,他说他选C,我问他为什么选C,他说是感觉。他的答案让许多同学哈哈大笑,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那你给同学们找找你的感觉”,听到我的话,同学们又笑了。接着他又说“老师我现在又没有感觉了”,我说“你的感觉怎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呀,那你赶紧再看看,对其他的选项能找着感觉吧。”同学们在笑声中重新审视这道题,我同时告诉他们对于每一道题一定要慎重、要认真,万不可无凭无据来选择。

特别是在讲文言文的时候,学生们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这时就要学会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偶尔的一句幽默的话语可以让学生提高注意力,将学生飘走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中来,让昏昏欲睡的学生变得有精神和活力,也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更有劲儿、充满成就感。

再次,对于语文的教学,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通过一个多月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在作文中,很难抓住中心来写作,也会出现语句不通和错别字。我让学生写随笔,不规定字数和内容,只写心里的东西,可以是梦想、困惑、忧愁、思想等,但是一定要有文采。然而他们交上来的全如流水账一般,毫无文学性可言。语文,落实到根本,还是写作。写作能力不高,究其缘由还是阅读量没达到、感悟太少。

在阅读课之余,我让同学们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让他们多选择优秀杂志或期刊上的文章来读,读完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悟。一开始还有同学抄袭或者不写感悟,我曾一度很困惑,后来我就开始给学生们的感悟写评论,时而调侃、时而鼓励、时而提出疑问、时而又摆出不同的观点。之后,许多同学就像受到了鼓舞一般,感悟渐渐多了起来,也越来越像样了,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有时,学生还会对我的评论进行回复,这样既调动他们思考和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又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一举两得。一次一个学生在读了一篇文章之后的感悟中写道“人这一生要做到三点,其中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我在评论中写“有点时候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味向前,会闯过很多难关的。”之后又交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他又给我写了一句话——“没有失败,哪有成功。一味向前,往往功亏一篑。”其实,对于许多问题,无所谓对与错。我的评论引发了学生对某个问题更深入的思考,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在心里充斥着某种自豪感。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就会在思考中写作,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慢慢就能提高了。

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学生高中的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和写作中逐渐积累经验、摸索规律,渐渐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会逐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领悟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

语文,缘于生活。这是一个和生活的常态、生活的品位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应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一直认为,在这种文学的灌输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与感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当得知我的一个学生因为和家里闹矛盾选择自杀时,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深深自责、愧疚、挣扎和彷徨中。我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困惑我的学生为什么对生命如此不珍视,对生活如此不热爱。而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教给他们的是什么?我的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与能力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太过稀疏,而这,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情感的教育,对热爱生命和生活的指引,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教师来说,有些困惑和无奈。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感化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是要在教学中慢慢灌输这些,或以事例的形式,或以讨论的形式,或以交流的形式,让他们渐渐懂得生命的真挚和意义,从而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容忽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给他们如何成长,如何去爱,如何热爱并享受生活。当学生渐渐成熟,越来越懂得感悟生活,度过一段快乐无悔的时光时,那作为语文老师的自豪感便会无可比拟。

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展示为先、以读为基、感悟为本的原则,深入学生的内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展示中发现优点、增强自信。多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文本或著作,让他们在阅读中领悟,在领悟中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然而最根本的却是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品位生活的真谛。

虽然我的教学经验不足,但我依然对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充满了探究的渴望,我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新课堂模式中尽快成长。在平时我也会多学习、多思考、多和其他老师交流,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符合新课堂教学模式要求的语文教师,从而让学生尽早在这种模式中受益并快乐成长。

  • 上一篇:一堂课——属于学生与我
  •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