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二中学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校园动态
  • 师生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信息公开
新闻信息
  • 教科研动态
  • 教科研成果
  •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成果 >> 正文
  • 教科研成果

对比先进 查找不足

发布日期:2011-12-08

——临沂二中新课改教师验收课听课心得体会

张丽虹

2011年11月1日~11月4日临沂二中第二届新课改教师验收课在教学楼六楼多媒体教室进行,我有幸听了几位教师所讲授的课。

授课教师虽然备课时间不多,但他们的课堂实实在在反映了各自平时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听课观摩,使我得益匪浅,我不仅领略到了我校出类拔萃的各位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从中觉察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同时对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听课中学到了很多,先谈谈印象最深的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巧妙引课

每位教师几乎都能高效巧妙地导入新课:例如李燕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用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引课,追问对联指的是谁,从而引来本节课的课题《蜀相》,接下来便水到渠成。又如马晓霞老师用投影“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巧妙引课,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他们的引课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充分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造热情。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板演和讲解等不同的探究形式,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例如李学慧老师《项脊轩志》一课,先布置任务——总结“为”和“而”的意义和用法,后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学生登台展示成果,逐步对问题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好的一节课。

各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注重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学生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知识交流的快乐,在小组发言中体验着成功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各位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了新形势下教师角色——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课改教师们的优点和亮点还有很多,这些让我在感觉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一、教学设计要合理、严密

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衔接自如,这就需要平时教学中多动脑,学会用相应的问题或情境来连接自己的课堂,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自主自析——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反馈提高,整个教学设计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清晰、充分地展现出来。例如化学课堂不是枯燥的,应充分发挥学科特色,结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播放实验录像等,总之创设一切情境,调动一切积极因子,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活动起来。一个有激情的老师,你的课堂必定不沉闷。

教学过程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老师的每一次引导,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应突出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我的理解,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好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这才是最成功的课堂。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放到四海一切皆准的教学模式。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我们老师的学习变得很重要,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听老教师的经验传授,教后反思,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往往集集体力量设计的一堂课,必定有很多精彩之处。

二、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要面带微笑

无论是普通话、板书还是体态、表情都要在平时扎实练习,好的板书清新美观,幽默的话语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丰富的表情使课堂靓丽活泼。面露平和的微笑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说明真诚友善,亲和力强,这样的老师才会产生吸引学生的魅力。使学生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二是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微笑更是创造和谐融洽课堂气氛的催化剂,让学生倍感愉快和温暖。

三、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学生回答要点评

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思维偷懒”,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而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及时点评,适时表扬、鼓励。当学生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

通过思考讨论来探求答案,并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步养成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强化创新动机,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一个人只有会提出问题,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四、让教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教者要不囿于教材,除准确地把握教材之外,还能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理和运用,用活教材。使得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在获得积极向上、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努力,我们的课堂将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一言堂,将会有越来越多学生们响亮的、鲜活的、灵动的、激情的身影。这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创设开放而富有思维活力的课堂,让学生们能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学习。

 

  • 上一篇: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教学反思

【关闭】

微信公众号
  • 校       训:厚德养正 日新致远
  • 校       风:至诚至善 自信自强
  • 教       风:科学严谨 敬业爱生
  • 学       风:勤学善思 明辨笃行
鲁ICP备07007814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03号